国产一级片

歡迎進入寧夏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網!

媒體報道

當前位置:国产一级片> 疾控動態> 媒體報道>

手足口病高發,科學防控看這里

訪問量: 3009來源:本站作者: 時間:2024-08-02分享:

近期,我區手(shou)足(zu)口病正處于發病高(gao)峰期,為做(zuo)好兒童日常防(fang)護(hu),科學、有效(xiao)防(fang)控(kong)手(shou)足(zu)口病,自治區疾控(kong)中(zhong)心帶您一起學習手(shou)足(zu)口病防(fang)控(kong)知識(shi)。

一、什么是手足口病?

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(主要是柯薩奇病毒A16、A6和A10型,腸道病毒71型)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,以5歲及以下嬰幼兒為易感人群,1-2歲組發病率最高;一年四季均可發病,以夏秋季多見。每年5-7月進入高發季節。

該病潛伏期通(tong)常為2-10天,平均3-5天,病情較(jiao)輕,呈自限性(xing),預后(hou)良好,極少(shao)數患兒的(de)病情會迅速(su)惡化,累及腦(nao)部、肺部和心臟出(chu)現嚴重的(de)并發(fa)癥,如腦(nao)炎(yan)、腦(nao)干腦(nao)炎(yan)、急性(xing)遲(chi)緩性(xing)麻痹、肺水腫、肺出(chu)血、心肺功能衰竭等。

二、手足口病有哪些典型臨床表現?

手(shou)(shou)足(zu)口(kou)(kou)病,顧名思義(yi)是發生在(zai)手(shou)(shou)、足(zu)和口(kou)(kou)部(bu)(bu)的疾病。發病時(shi),手(shou)(shou)、足(zu)和臀部(bu)(bu)出(chu)現(xian)斑丘(qiu)(qiu)疹(zhen)(zhen)、皰(pao)(pao)疹(zhen)(zhen),皰(pao)(pao)疹(zhen)(zhen)周圍可有(you)炎性紅暈,皰(pao)(pao)內液體(ti)較(jiao)少。可伴有(you)咳嗽、流(liu)涕、食欲(yu)不(bu)振等癥(zheng)狀。多在(zai)一周內痊愈,預(yu)后良好。出(chu)的疹(zhen)(zhen)子一般如小(xiao)米粒(li)或綠豆(dou)大小(xiao),周圍有(you)發紅的灰白色小(xiao)皰(pao)(pao)疹(zhen)(zhen)或紅色丘(qiu)(qiu)疹(zhen)(zhen),這(zhe)種疹(zhen)(zhen)子不(bu)像蚊蟲咬,不(bu)像藥(yao)疹(zhen)(zhen),不(bu)像口(kou)(kou)唇牙(ya)齦皰(pao)(pao)疹(zhen)(zhen),也不(bu)像水痘(dou),所以又(you)稱“四不(bu)像”。臨床(chuang)上不(bu)痛、不(bu)癢、不(bu)結痂、不(bu)結疤(ba)等特(te)征。

三、傳播途徑有哪些?

病例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,在發病后一周內傳染性較強。主要通過直接接觸病人的糞便、皰疹液、鼻咽分泌物、唾液及接觸被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絹、牙杯、玩具、餐具、奶瓶、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環境而感染;還可經呼吸道(咳嗽、打噴嚏等)等傳播;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。

四、如何預防手足口病?

1.勤洗手:做好手衛生,尤其是在兒童觸摸公共物品后、接觸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、飯前、便后,家長或看護人在加工食物前、更換尿布或處理被糞便污染的物品后,按七步洗手法用肥皂和流動水正確洗手。需要注意的是:在懷疑接觸手足口病人后,因腸道病毒對酒精不敏感,不建議使用酒精類的洗手液,可以選擇使用肥皂或含氯的洗手液洗手,且消毒紙巾和免洗手消毒劑不能代替洗手。

2.喝開水、吃熟食:春夏是腸道病毒感染容易發生的季節,要講究環境、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,不喝生水、不吃生冷食物,避免造成腹瀉,降低兒童免疫力。

3.曬衣被:做好家庭消毒,如地面、玩具等日常用品用含氯消毒液(如84消毒液)擦拭消毒(具體稀釋劑量按消毒液說明書進行配比);餐具開水煮燙5-10分鐘或開水浸泡半小時;衣物、被服類清潔后陽光下暴曬3-6小時。

4.勤通風、少聚集: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以開窗通風為主。手足口病流行期間盡量不要帶兒童去人群密集、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。避免接觸患病兒童,避免與患病兒童共用餐具、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,防止交叉感染。

5.接種疫苗:我國有EV-A71 型滅活疫苗,可用于6個月~5 歲兒童預防 EV-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,基礎免疫程序為2劑次,間隔1個月,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;對于5歲以上兒童,不推薦接種EV-A71疫苗。有些家長覺得,打了疫苗就一定不會得手足口病,這并不完全正確。目前,疫苗僅僅針對EV-A71,對于其他類型腸道病毒沒有預防作用。但因為EV-A71是最易導致重癥手足口病的類型,所以接種疫苗后可以預防絕大多數重癥手足口病。

五、手足口病患兒居家治療或隔離時注意哪些事項?

1.健康監護:患兒居家隔離治療期間,家長及看護人應密切觀察病情,年齡3歲以下、病程3天以內和EV-A71感染是發生重癥的高風險因素。如出現持續高燒(體溫38.5℃以上超過3天)、神經系統異常(出現精神萎靡不振、嗜睡、易驚、煩躁或肢體顫抖抽搐等)可能短期內進展為重癥,應立即送孩子到醫院就診。

2.注意清潔和消毒:每天清潔常接觸的家具、玩具、地面等,每周用含氯消毒劑消毒1-2次。患者的分泌物、嘔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環境,清潔后要及時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,作用30分鐘后,用清水擦拭或沖洗干凈。

3.做好隔離:居家隔離時限為患兒全部癥狀消失后1周,在此期間患兒盡量避免外出,更不要去幼兒園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,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玩耍。對與其共同居住的其他兒童應采取隔離措施。

六、托幼機構如何預防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發生?

1.做好癥狀監測和病例管理。

托幼機構(gou)應(ying)嚴格落實晨(chen)午檢,發(fa)現發(fa)熱(re)、出(chu)疹等癥狀的兒童,要立即通知家(jia)長盡早(zao)送醫院就診并做好隔離(li)管理。患(huan)病兒童所用物品(pin)要立即消(xiao)毒。患(huan)病兒童在患(huan)病期間(jian)要停課休(xiu)假,直到癥狀完全消(xiao)失后一周才能夠返回學校上課。

2.做好因病缺勤登記和跟蹤。

做好因(yin)病(bing)缺勤及病(bing)因(yin)追查登(deng)記,發(fa)現發(fa)熱(re)、出疹病(bing)例異常(chang)增(zeng)多,就要(yao)及時報告當地疾病(bing)預防控制機構(gou)和教育行(xing)政部門。

3.配備充足洗手設施

設(she)置(zhi)充足的(de)洗(xi)手水龍頭(tou),配(pei)備洗(xi)手液(ye)或免洗(xi)手消毒液(ye)供師生使用,每日督促和教育幼兒學會正確洗(xi)手。

4.規范開展環境、設施及物品的清潔和消毒。

托幼機構清潔(jie)(jie)人(ren)員要做好個(ge)人(ren)防護,正確配制消(xiao)毒液(ye),規(gui)范(fan)開展環境、物品的清潔(jie)(jie)與消(xiao)毒,防止交(jiao)叉感染。

各類場所(如教(jiao)室(shi)(shi)、音樂室(shi)(shi)、舞(wu)蹈室(shi)(shi)、閱覽室(shi)(shi)、保(bao)育(yu)室(shi)(shi)、宿舍、教(jiao)研室(shi)(shi)等(deng))要保(bao)持(chi)空氣流通和室(shi)(shi)內(nei)(nei)外衛生(sheng)清潔。 每天(tian)對玩具、個人衛生(sheng)用(yong)具、餐飲(yin)具等(deng)物品進(jin)行(xing)清洗消(xiao)毒;對地面、門把手、樓梯扶手、桌(zhuo)面等(deng)物體表(biao)面進(jin)行(xing)擦(ca)拭消(xiao)毒;對廁所進(jin)行(xing)清潔消(xiao)毒。在園內(nei)(nei)、校內(nei)(nei)午睡的(de)(de)幼兒應該(gai)有(you)獨立的(de)(de)臥(wo)鋪,臥(wo)具獨立存放。

如果(guo)配備校(xiao)車(che)(che),要保(bao)持(chi)校(xiao)車(che)(che)衛生清潔(jie);校(xiao)車(che)(che)應以自然通(tong)風為(wei)主,密閉的空調(diao)車(che)(che)應開啟通(tong)風裝置;每天對校(xiao)車(che)(che)的門把(ba)手、座(zuo)位、扶手、車(che)(che)廂地(di)面等進行消(xiao)毒(du)。

相關文章推薦